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

美国英特格中国区域服务商    

英特格半导体设备及材料
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站内搜索
 
友情链接
  • 暂无链接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详细介绍一下在PLC中如何实现自锁?
新闻中心
详细介绍一下在PLC中如何实现自锁?
发布时间:2025-10-07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2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在 PLC 控制中,自锁(Self-locking) 是指当启动信号(如按钮按下)消失后,被控对象(如接触器、电磁阀)仍能保持工作状态的逻辑,核心是通过输出信号自身的常开触点 “反馈锁定” 回路,实现 “启动 - 保持 - 停止” 的控制效果。自锁是工业控制中最基础的逻辑之一(如电机持续运行、指示灯常亮等场景),以下从自锁原理、实现方式、典型案例、注意事项四个方面详细介绍。

一、自锁的核心原理

传统继电器电路中,自锁通过接触器的辅助常开触点实现:启动按钮按下→接触器线圈得电→辅助常开触点闭合→松开启动按钮后,辅助触点替代按钮维持线圈得电。PLC 中自锁的逻辑完全一致,只是用输出继电器(如 Y0)的常开触点替代物理辅助触点,通过程序构建 “自我反馈” 的回路,具体原理如下:

  1. 触发阶段:外部启动信号(如 X0 按钮按下)使输出线圈(如 Y0)得电(ON)。

  2. 保持阶段:Y0 得电后,其自身的常开触点(Y0)闭合,与启动信号(X0)并联,形成新的导通路径。

  3. 停止阶段:外部停止信号(如 X1 按钮断开)切断回路,Y0 失电(OFF),其常开触点(Y0)复位断开,自锁解除。

二、PLC 中实现自锁的基本方式(以梯形图为例)

梯形图是模拟继电器电路的直观方式,自锁的核心是 “启动信号与输出常开触点并联”,串联停止信号(常闭)构成回路。以下以三菱 FX 系列 PLC 为例,介绍最基础的实现方式。

1. 基础自锁电路(按钮控制)

控制需求:按下启动按钮(X0,常开),输出 Y0(如接触器)得电并保持;按下停止按钮(X1,常闭),Y0 失电。

I/O 分配

  • 启动按钮:X0(常开输入,按下时 X0=ON)

  • 停止按钮:X1(常闭输入,未按下时 X1=ON,按下时 X1=OFF)

  • 输出线圈:Y0(控制接触器,Y0=ON 时接触器吸合)

梯形图程序

ladder

X0(启动)  Y0(自锁触点)  X1(停止)  Y0(输出线圈)
|   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   |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( )

逻辑解析

  • 左母线提供逻辑 “1”,电流从左到右流动。

  • 启动阶段:按下 X0(X0=ON),电流经 X0→X1→Y0 线圈,Y0=ON(输出动作)。

  • 保持阶段:Y0=ON 后,其常开触点(Y0)闭合,此时即使松开 X0(X0=OFF),电流仍可经 Y0 触点→X1→Y0 线圈,维持 Y0=ON(自锁生效)。

  • 停止阶段:按下 X1(X1=OFF),串联的 X1 常闭触点断开,回路切断,Y0=OFF,其常开触点(Y0)复位断开,自锁解除。

2. 带条件的自锁(增加保护逻辑)

实际应用中,自锁常需结合保护信号(如急停、过载),确保异常时能强制解除自锁。

控制需求:在基础自锁功能上,增加急停开关(X2,常闭)和过载保护(X3,常闭),当 X2 或 X3 断开时,Y0 立即失电。

梯形图程序

ladder

X0        Y0        X1(停止)  X2(急停)  X3(过载)  Y0
| 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  |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()

逻辑解析

  • X1(停止)、X2(急停)、X3(过载)均为常闭触点,串联在回路中,任一断开都会切断 Y0 的供电。

  • 例如:按下急停 X2(X2=OFF)→ 回路断开→ Y0=OFF→ 自锁触点 Y0 断开,实现强制停止,优先级高于启动信号。

3. 用中间继电器(M)实现间接自锁

当控制逻辑复杂时(如多信号触发同一输出),可先用中间继电器(M)实现自锁,再通过 M 控制输出(Y),提高程序可读性。

控制需求:启动信号有两个(X0 和 X4,均可单独启动),停止信号为 X1,通过中间继电器 M0 自锁,再由 M0 控制 Y0。

梯形图程序

ladder

// 中间继电器M0的自锁回路(多启动信号)
X0   X4   M0   X1   M0
|    |    |    |    |
----------------------()

// 输出Y0由M0控制
M0   Y0
|    |
------()

逻辑解析

  • X0 或 X4(并联,或逻辑)触发 M0→M0 自锁→M0 控制 Y0 输出,实现 “多启动信号共用一个自锁回路”,避免 Y0 的触点直接参与复杂逻辑。

三、自锁的时序图与状态表

为更直观理解自锁过程,以基础自锁电路为例,用时序图状态表说明各信号的变化:

时序图(横轴为时间):

plaintext

X0(启动):───┐     ┌─────── (按下→松开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└─────┘
Y0(输出):────┐           ┌──── (得电→保持→失电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X1(停止):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     (未按→按下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└─────

状态表(ON=1,OFF=0):

时间阶段X0(启动)X1(停止)Y0(输出)Y0 触点状态
初始状态0100(断开)
按下 X01111(闭合)
松开 X00111(闭合)
按下 X10000(断开)

四、自锁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

  1. 自锁失效(松开启动按钮后输出断开)

    • 原因:输出线圈(如 Y0)的常开触点未正确并联到启动信号两端;程序中 Y0 被其他逻辑(如复位指令 RST)强制复位。

    • 解决:检查梯形图中 Y0 的常开触点是否与 X0 并联;监控 Y0 的状态,确认是否被意外复位。

  2. 无法停止(按下停止按钮后输出仍保持)

    • 原因:停止按钮(X1)接错为常开(应接常闭);程序中 X1 的触点误用为常开(应为常闭);X1 的物理触点粘连(始终导通)。

    • 解决:核对 X1 的接线类型(常闭)和程序中的触点类型(常闭);用万用表测量 X1 的实际状态,更换故障按钮。

  3. 启动后立即断开(无保持)

    • 原因:保护信号(如 X2 急停)未复位(X2=0),导致串联回路断开;输出线圈 Y0 的硬件回路故障(如接触器线圈烧毁)。

    • 解决:检查 X2、X3 等保护信号是否正常(应为 ON);测量 Y0 输出端子的电压,排查外部执行机构故障。

五、自锁的扩展应用

  1. 双按钮自锁(点动 + 自锁切换)用一个 “点动按钮”(X0,按下时动作,松开即停)和一个 “自锁按钮”(X1,按下后保持启动信号)控制同一输出,通过逻辑切换实现两种模式:

    ladder

  2. // 点动回路:X0直接控制,无自锁
    X0    X1非   X2    Y0
    |     |      |     |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()
    
    // 自锁回路:X1触发后自锁
    X1    Y0    X2    Y0
    |     |      |     |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()

    逻辑:X1=ON 时,自锁生效;X1=OFF 时,仅 X0 按下时 Y0 动作(点动)。

  3. 延时自锁(启动后延时保持)启动信号触发后,延迟一定时间再进入自锁状态(如避免设备启动瞬间的冲击):

    ladder

  4. X0    T0    X1    T0(延时定时器,如3秒)
    |     |      |     |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[TON T0, K30]
    
    X0    Y0    T0    X1    Y0
    |     |      |     |     |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()

    逻辑:X0 按下后,T0 开始计时→3 秒后 T0=ON→Y0 通过自身触点自锁,实现延时保持。

总结

PLC 中实现自锁的核心是 **“输出线圈的常开触点与启动信号并联”**,形成自我维持的回路。实际编程时需注意:

  • 停止信号和保护信号需串联在回路中,确保优先级;

  • 复杂逻辑中优先用中间继电器(M)间接自锁,提高程序可读性;

  • 调试时重点检查自锁触点的状态和外部信号的有效性,避免因接线或逻辑错误导致自锁失效。

自锁是 PLC 控制的基础,掌握后可扩展到更复杂的逻辑(如互锁、顺序控制),是工业自动化入门的核心技能。

收缩
  • QQ咨询
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18576370666
  • 添加微信客服